您好! 欢迎来到山西学子之家!
我是高考生
在线估分 志愿填报参考历年录取分数线
我是艺术类考生
各大院校最新资讯
及动态
我是中考生
各大院校最新资讯
及动态
我是对口升学
各大院校最新资讯及动态
我是专升本
各大院校最新资讯及动态
我是研究生
各大院校最新资讯及动态

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定,志愿填报别掉这4个“坑”!!!

2018/5/19 11:40:07 次浏览 分类:专业123 来源:文赢教育

  


志愿填报别掉这4个“坑”

高考志愿填报实际上是一个由繁入简的选择过程,如何走出这些误区,从2000多所高校、500多个专业中,匹配出最适合自己的排列组合,需要考生和家长能够在正确理解数据分析的意义、深度把握高校和专业的信息同时,科学识别自己的兴趣所在。志愿填不好,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

”一:误以为“踩线进门”是最好的志愿填报结果

可能部分考生和家长会有这样一种思想,志愿填报的最佳结果是一分都不浪费,踩着录取线进入学校或学校的某一热门专业就是最好的结果。其实不然,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许多同学第一次离家远行,第一次深入接触社会,许多同学在大学期间找到未来人生的方向和终身从事的事业。志愿填报不是做买卖,最经济的方式不见得就是最适合的方式,“踩线进门”不一定就是赚了便宜。

“坑”二: 把招生老师的建议当成“忽悠”,只听自己的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和中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作比较少,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对大学的了解也不多,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给合理选择志愿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了解高校信息是填好志愿的重要准备,直接与高校的招生宣传人员沟通,不失为了解高校的便捷途径。

在每年的招生季,各高校的招生宣传人员都会奔赴各地向考生和家长介绍、宣传和推荐自己的高校,这种宣传有时就像是在推销一件商品,有的宣传可能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甚至像是在忽悠。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考生和家长会选择无视,只按照自己的判断去选择。

那么,面对招办老师的“忽悠”到底要不要听?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关键在于不仅要听,更要有针对地听。

招生老师介绍高校优势的信息,家长和考生要接收,因为这些优势在高校官方网站的简介中未必会看到。

此外,招生老师介绍的有关学校的内容可以不听,但要结合自身的需求问一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问题,比如有考生对南京大学的天文学专业感兴趣,就可以针对这个专业提问一些天文学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专业培养要求、以后的就业形势等。

通过和招生老师的交流,考生可以直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关高校或者专业的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坑”三:认为不能转专业的高校不能选

由于高中和大学的学科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进入大学之前很少有考生对于自己所学的学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加之学习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也令不少考生难以接受,所以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后仍然因担心专业被调剂而忐忑不安。这就让很多考生和家长将入学后转专业看作规避选错风险最好的救命稻草。

在笔者参与的招生咨询中,会有90%的考生和家长会咨询转专业的相关的问题。考生和家长如此重视转专业的问题,大概也是缘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兴趣爱好使然,担心自己不能被喜欢的专业录取,希望入校后能够再次拥有选择的机会;

二是害怕录取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担心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三是如果不能录取到“热门”专业或者学校的特色专业,通过转专业还有弥补的机会。

事实上,即使一所高校允许进校后转专业,但并不是所有人入校后都能够拥有转专业的机会,不同高校对于转专业的规定、时间以及考生成绩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学校转专业的比例比较高,有的则比较低;有的高校对学生在校成绩要求较高,有的则要求一般

“坑”四:误把此“兴趣”当彼兴趣

在选择专业时,志愿指导专家经常鼓励考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但有些考生却表示自己按兴趣选了专业,结果并不满意,不只专业没有学好,最后兴趣也没了。

这种现象为考生和家长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识别自己的兴趣?

不少高中生在兴趣识别时往往认为高中时成绩比较好的科目就是兴趣所在,但高中时学习的科目对应的往往是大学里基础学科的专业,感觉上也比较宏观。

还有一部分考生的兴趣来源于影视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高科技终端产品,笔者曾接到过一位家长的咨询,“孩子喜欢机器人,人工智能方面,报你们学校哪个专业比较合适?”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本科教育在学科层面仍然是基础教学,而高科技终端产品已经到了应用层面,并且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体,比如说社会上流行的苹果手机,有些人喜欢是因为它的操作系统,有些人喜欢是因为它的屏幕和镜头,有些人喜欢是因为它的工业设计,有些人喜欢是因为它的市场营销,你又是因为它的哪项特点而喜欢?

考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专业是志愿填报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按照兴趣选择专业对于本科志愿填报也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关键在于考生要能够准确识别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此给大家三个建议:

一是拆分你的复杂“兴趣”,找到其中与本科专业直接相关的内容

二是找一些职业规划、性格分析的工具,认识清楚自身的需求和特色,在本科专业中找到与自己契合度最高的方向;

三是选择科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延展性高的基础学科专业,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了解,再有目的地进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具体方向。


上一篇:一句话了解211院校特色及优势专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名校链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山西学子之家 晋ICP备14007761号

Copyright © 2012-2016 All Rights Reserved.